最近的一次是3月27日,郭台铭出资52亿元入主日本夏普。3月初,郭台铭投资26亿元在长春修建城市综合体。之前的1月,富士康更是投资900亿元,与国内最大的多晶硅企业保利协鑫合资成立新能源项目。再加上去年底,富士康投资3000万美元,在江苏盐城成立富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可谓“试水”不断,行业各异。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企业,富士康在本行业确立了“王者地位”,实际上它的这种“王者地位”是以“血汗工厂”为代价的,其生产经营模式已变得不可持续。
随着广东的土地和人力成本的升高,富士康将工厂由广东向内地迁移,比如郑州、重庆等中西部城市,以降低成本。但是这种迁移就像追逐水草的游牧民,模式不变,最终难以摆脱利润微薄的宿命。
富士康的“突围”表面上看是一种“转型升级”。在“产业转型”方面,它从电子产品组装加工业进入太阳能光伏产业、房地产业,就全球范围来讲,目前这两个产业都处于低谷,此时出资购买,是抄底的时候。但从长远看,却很难讲是否会成为富士康或鸿海集团的竞争优势。太阳能光伏产业是受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新能源补贴驱动逐渐发展起来的,欧洲是世界太阳能光伏产业最重要的市场。但是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各国大幅削减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补贴,欧美对光伏产品的需求减少。目前美国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实行“双反”,中国向欧美出口受限。我国光伏产业产能严重过剩,自去年以来多晶硅产品价格的大幅下降,使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中的所有企业都感受到了巨大的价格压力。
富士康投资的富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富士康拥有人力资源和制造组装经验的优势。但是,富士康投资900亿元生产多晶硅,的确有些让人看不懂。富士康在这个领域没有核心技术,也很难发挥其自身优势。在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最关键的是发电上网,太阳能上网电价从1.1元/千瓦时一直下降到0.7元/千瓦时,目前市场上可以接受的电价是0.6元/千瓦时。太阳能发电什么时候能够盈利,郭台铭投资的这900亿元什么时候能收回成本,都还难以预料。
在太阳能光伏产业上,富士康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特别是多晶硅制造和切割技术,能够通过一次并购获得关键技术吗?并且目前多晶硅技术已非绝对主流,新崛起的太阳能薄膜发电技术、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正在迅速进入市场。如果不能掌握核心技术,富士康凭借几次并购,无法改变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总体格局。
再说投资房地产,现在正是最低迷的时候,上半年无论是投资住宅还是商业地产,时机都比较好。但是国家对房地产调控什么时候能够结束,房地产业的“春天”何时到来,还未可知。
相反,富士康在“产业升级”方面倒做得比较真实。它收购夏普10%的股份,并购买了索尼的电视组装权。目前富士康的老东家苹果的新一代电视iTV呼之欲出,富士康持股的台湾奇美电子缺乏电视机面板制造领域的先进技术,与夏普达成的交易弥补了这缺失的一环,这样就为富士康在将来与苹果的合作中确立了优势。
但实际上要做到产业升级,就必须大力购买先进技术,加大研发上的持续投资,掌握核心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这才是关键。从目前迹象来看,富士康围绕技术研发的举措并不明显。
无论是选择进入房地产业还是光伏产业,其利润率都远远超过富士康现在的利润率,富士康进入这些产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突围”显然只是战术性的,而非战略性的。富士康如果不能借此经济低迷时期完成下一步转型升级的战略布局,并逐步形成核心竞争力,富士康的未来仍然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