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贸易战启动近2个月之后,投资情绪逐渐稳定。但是从成交量来看,市场仍是惊弓之鸟,盘旋观望的态势明显。本文将简单梳理中美贸易战的前因后果,以便投资者正确理解中美贸易战,从而更好地制定投资决策。
起因
中美贸易战的起点可以追溯到特朗普3月2日的推文,他明确表示当美国一直处于贸易逆差时,贸易战是件好事,而且很容易赢。“战斗”开始的标志是特朗普于当地时间3月22日正式签署针对中国“经济侵略行为”的总统备忘录,并对价值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次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部分自美进口的7类、128个税项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
中美贸易战表面的原因是美国要消减贸易逆差,但是美国要消减贸易逆差的这个说法本身就不现实。战后的国际货币秩序是建立在以美元为贸易结算货币的基础上的,也就是常说的布林顿森林体系。1944年44个国家经过三周的谈判在美国白石公园的一个小镇内达成了一项协议,内容包括设立国际货币组织,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但可调整汇率以及经常项目可兑换。美元作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就要求美元是需要流出国内市场来满足国际贸易的需求,这也是各国进行外汇储备的必要原因。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前,贸易收支不平衡还可以借助黄金调节,而在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元就成为了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国际结算货币。由于美元的发行需要配合美国国内的货币政策,其后果就是美元持续升值从而造成产品竞争力下降和制造业外移。因此美国的贸易逆差其实是美元即做本国信用货币又做国际结算货币的必然结果。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贸易逆差逐渐扩大,即使1985年美国强迫当时最大的顺差对象日本进行货币升值也没能阻止贸易逆差继续扩大的态势。
减少贸易逆差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崛起太快,美国坐不住了。美国坐不住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自身国内发展出现了问题,经济发展缓慢加之财富分配不均衡使得作为社会支柱的中产阶级的获得感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迷茫。民粹主义的崛起、种族矛盾的加剧以及莫名其妙的政治正确都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可以说树立一个外部敌人是团结内部人心最好的方式了,生活不如意总要归结个因素。希特勒当年用的是犹太人,一战后德国马克的疯狂贬值消灭了德国中产阶级,民众的愤怒无处宣泄,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并不是一部条理清晰、逻辑通顺的著作,但却给了广大民众一个宣泄点。特朗普的众多竞选口号也暗合了美国普通民众的心理,给了他们一个宣泄的出口。美国衰落归罪于全球化实属屁股问题,美国的衰落到底是什么原因这里不展开讨论。只能说中国王朝兴衰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灭亡的诱因一般早在建国之初就埋下了,而美国建国240多年了,建国初期的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发展阶段了。总的来说,中美贸易战在美国国内是有“群众基础的”,近两月即使在CNN的民调中,特朗普的支持率也是在上升的。挥动“贸易战”的大棒确实让美国在与各方的谈判中获得了不少实惠,加之特朗普自吹自擂式的演讲和推特,赢得民众的支持也不足为奇。因此,中国对美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没用的,不打疼特朗普的选民之前,贸易战没那么容易结束。
美国坐不住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中国崛起后对其霸权的动摇实在是太明显了。经济上,中国通过建立各类开发银行,与各国开展货币互换协议,以及成立以人民币结算的原油期货交易平台等措施都削弱了美国和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统治地位;政治上,中国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与各类颜色革命后各国发展陷入停滞或内乱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西方极力输出政治模式越来越被世人质疑;科技上,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正在通过提高研发投入或直接并购的方式向产业链的高端迈进,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中国正在加速赶超。美元的霸主地位是建立在美国出众的工业能力和科技能力之上的,现在工业能力的衰退已成必然,科技领域的高地能否守住至关重要,从美国贸易制裁的细节和谈判的条件也可以看出,遏制中国产业向高端迈进的速度是本次贸易战的关键。特朗普很明白本国的中低端产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拾竞争力十分困难,如果失去技术领先的优势,高端产业也将面临来自中国的冲击。因此贸易战可谓是一举两得,一方面为中低端产业回流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压制中国的高端产业发展。在遏制中国这点上,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是有共识的,希拉里四处宣扬新的中国威胁论就能够很好体现美国整个精英阶层的敌对情绪。因此,本次贸易战虽然由不太靠谱的特朗普政府发起,但是看似偶然的爆发背后具备一定的必然性。
发展
从中美贸易战开始到现在的两个月间,双方第一轮交手已经完成。从刚开始互相威胁提高关税,到之后美国派代表团提出一系列不切实际的要求,可以基本确定这次贸易战不同以往,美国的要价不低,中国的态度也坚决。首先,美国是想要达成一些条件的,一方面要满足背后利益集团的诉求,另一方面也要拿出成果给选民一个交代以应对中期大选。美国之所以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未必不是抱着“搂草打兔子”的心态来的。其次,中国的态度非常明确,涉及到产业升级和科技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不会妥协的。
衡量本次贸易战严重性的标志就是中兴事件。先不说美国对中兴制裁的合理性,其制裁内容的后果就是中兴的消亡。因此,美国对中兴制裁的目的就是让中国的一家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头企业消失,这种制裁已经流露出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满满的恶意了。结合美国四处对华为的商业行为进行设限,可以想象在中兴倒下后,下一个很可能就轮到华为了。这种肆无忌惮的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的行为绝对是中国无法接受的。
5月3日,姆努钦率领的代表团在中国的谈判并没有达成结果,下周刘鹤可能赴美国继续贸易磋商。这种你来我往可能只是个姿态,但却非常必要,毕竟再难的谈判也是一点一点谈出来的。在有明确结果之前,外贸方面紧一紧松一松都是有可能的。现在还处在“紧一紧”的状态,从新闻报道来看,中国至少对美国的苹果、原木、猪肉、汽车等加大了海关检查力度,大豆等产品也可能停止了从美国的进口。
展望
从美国来看,“贸易大棒”对中国用起来不如对盟友和邻国那么好使,但是条件已经摆在那里了,对中兴的制裁也显示出美国这次贸易战的决心,在国内不出现强烈反对声浪之前,美国没有理由降低条件。特朗普团队已经被对华鹰派填满了,现在可谓“众志成城”,虽然不知道他们有几份把握,但是从叫嚣的态度来看,他们的决心很大。如果中国软弱妥协,面临的可能是变本加厉的要挟;如果中国过于强硬,很可能被美国进行更全面的打压。联合整个西方将中国逼成第二个苏联,贸易禁运、技术封锁,可能是对于美国最好的结果,同时也是对于中国最差的结果。当然在中国充分参与全球化的今天,这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极低。
从中国来看,特朗普政府的信誉较差,在缩减贸易逆差上的要求极为苛刻,即使达成协议也可能被推翻。之前在“习特会”上,中方通过千亿大单、百日贸易计划释放的善意不被美方接受。中国对与特朗普政府进行理性谈判的期望值可能在逐渐降低,通过加强和欧亚各国的贸易合作来抵消美国带来的影响可能是中国最可行的方案。近期中国和印度、韩国、日本等国的高调对话都印证了这种转变。此外,中国也正在扩大开放规模,将发展的红利分享给更多国际投资者,这种举动看似是无奈之举,实则是目前发展的需要。中国想要扩大对外投资就必须允许外资平等地进入国内市场,同时这也将更多的人绑在中国的战车上,也算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对于投资者来说,本次中美贸易战的持续时间可能较长,在没有确切结果之前,任何风吹草动都会造成股市的震荡。同时,本次中美贸易战波及的行业也较多,一些涉及进出口或相关技术领域的行业和公司将会出现更大的不确定性。
如果进行真正的贸易战,美国和中国,或者其他任何国家都不会是赢家。如果以贸易战作为威胁来耍流氓,短期内美国可能是赢家。但是这种透支国家信誉的行为,即使在利益至上的国际关系中也是极为短视的。总体来讲,无论这次贸易战的结果是什么,其影响都将是深远的,作为投资者能够经历这样的大国角力也是十分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