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双碳”目标下,我国新能源发电持续快速发展。9月26日,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底,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为12.7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比重超过40%,达到40.7%。
支撑新能源发电高效稳定消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也在不断深化。《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当日举行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上获悉,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完善配套实施方案,推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各项行动落实落地,支持各地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具备条件的加快扩大实施范围。
“十四五”以来,我国电力清洁低碳转型有力推进,“十四五”以来,我国电力清洁低碳转型有力推进,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累计增长了78.5%,装机比重也从2020年底的44.8%提高至2024年8月底的56.2%。
我国在2020年提出,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截至2024年8月底,风电、太阳能装机合计已达到12.2亿千瓦,约占全球的40%,提前6年实现目标。
中电联常务副理事长杨昆指出,8月份,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当月全社会用电量的40%,同比增加534亿千瓦时,占当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量的三分之二。随着电源结构的绿色转型,越来越多电力消费需求将由非化石能源发电提供。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深化,支撑了新能源发电高效稳定消纳,进一步提升了电能的“绿色”属性。
以国家电网冀北清洁能源基地为例,截至今年8月底,其新能源装机已突破5600万千瓦,占统调装机比例达76.7%,居全国首位;全网新能源发电量达59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占比达56.6%。
为加强绿电供应,提升新能源跨区域高效配置,国网冀北电力公司通过开展外送江苏、浙江等省份的“余缺互济”交易和与青海等省份的“水新互济”交易,确保冀北新能源在全国范围内高效消纳,在保障电力供应的同时,持续满足用户绿色消费需求。
聚焦近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亟待突破的关键领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日前联合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选取典型性、代表性的方向开展探索,在2024年至2027年重点开展9项专项行动,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效。
“今后较长一段时期能源行业要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作为主要任务,以新质生产力推动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表示,要持续增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活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时间跨度长、涵盖领域广、涉及方面多,各发展阶段侧重点不同,需要源网荷储各环节统筹推进、电力行业各方面协同配合。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新型电力系统投资建设。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建议,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清洁能源体系,调整能源结构和布局。大力推动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加强智能电网建设,科学规划建设储能体系,大力推进再电气化,加快构建统一电力市场,着力保障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强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