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个月的“厮杀”,川普和希拉里的“总统之战”终于落下帷幕,最终川普当选新一届的美国总统。川普上任,能源行业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新能源是近几年能源圈的“大红人”,奥巴马政府通过不断打击煤炭工业、火电,大力扶持新能源。但是川普却表示对新能源不感冒,声称将重振美国煤炭企业。
川普将会采取的能源政策
川普力挺化石能源,三月底,他在亿万富翁HaroldHamm的政治建议之下出台了当选100天内的能源行动计划:
“撤销奥巴马任内所有损害就业的法案,包括气候行动法案和美国水源条例。”
“我们将拯救这个煤炭行业,你们相信我,我喜欢这个行业的人们,而他们也喜欢自己的工作。”
“我们将会敦促TransCanada部门重新修订Keystone Pipeline的许可申请过程。”
“我们将取消联邦能源生产的延期偿付权。”
“我们将重启对钻井技术的政策限制。”
“我们会取消巴黎气候协定。”
“暂停美国向联合国气候项目所交的所有税收。”
川普所在的共和党的能源改革法案如下:
1.煤炭是一种丰富、清洁、优质、可靠的能源,而煤炭行业的工人应该受到保护,防止民主党反煤炭组织的攻击。
2. 共和党将成立管理部门负责探索能源储备的途径,打破能源进口的困境。
3. 我们支持在领土范围内和大陆架外围进行能源的探索与开发,哪怕该能源的发展还不够成熟。
4. 因为我们相信各个州能够在保护好环境的情况下发展经济,国会授予各个州权威部门在州界范围内进行能源管理。
5. 如果不开采能源的话,我们无法提供人们所需要的就业。
6. 民主党用于毁灭能源产业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其中最致命的是许可认证过程,通常情况下,各州仅需一个月就可以许可石油或天然气的开采项目,而联邦政府则需要至少7个月的时间。
7. Keystone Pipeline项目被视为与现今管理意识形态完全相悖,在长达多年的耽搁之后,总统最终选择放弃这个项目以取悦环境经济学家们。而我们则致力于完成这个项目,履行我们对北美能源安全的承诺。
8. 当届政府要求国防部在矛盾日化而预算紧缩的情况下在2050年之前必须做到整个部门用电25%来自可再生资能源,而美国如今根本无暇兼顾环境发展问题。
9. 我们支持一切在自由经济体下无补贴的,市场化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核能源以及水电。
10.我们尊重各州独立处理水力裂压、甲烷排放和水平钻井的能力。
11.我们鼓励私人企业发展成本高效的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潮汐能。
12.我们支持放开核能研究的限制,包括对核反应堆的研究。
13. 我们反对一切碳排放税收。
川普还希望废除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清洁能源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碳排放燃煤电厂的碳排放物。但是川普并不是一味排斥新能源,他对于清洁能源本身并无偏见,他所针对的是现在政府强行补贴扶持光伏和风能产业的政策。他所认为合理的能源政策,是交由市场和技术来选择高效、经济的能源技术,而不是政府违反市场和技术规律地过度介入。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不减
虽然川普对新能源的态度反常,看似会影响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势头,但事情并不像看到的这么简单。其实,美国对外控制的三张头牌里,明牌是军事力量,暗牌是美元和能源。能源独立,是美国自1973年以来的核心能源施政纲领,而取得能源独立的核心办法是,一是增加本土石油产出,二是进行电能替代,减少部分石油应用。所以,川普和希拉里的能源政策表面上“泾渭分明”,实际上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全球石油资源的重新布局,进而对其他主要经济体实施又一次的战略牵制。
据分析,在川普松绑化石能源生产后,美国低价页岩油将继续保持对市场的冲击,石油和煤炭价格将长期受到压制。受伤不小的俄罗斯经济继续恶化,沙特等中东石油国家将未雨绸缪,开始拥抱新能源。新能源如风电、光伏和电动汽车等已经起势,近十年风能发电成本下70%+,光伏发电成本下降90%+,都在接近平价上网阶段,而电动车则在人工智能的强指数进化帮助下,一路狂奔。新能源在发展的路径依赖上,已开始独立自主。若特朗普通过两院减少新能源部分补贴,短期对新能源是利空,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利好。补贴减少更加刺激风电、光伏和电动汽车等加速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以更经济的方式更替乃至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在未来几年,可以看得到的景象是,中国的风电、光伏设备,正沿着石油运输网络,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非洲、中东、东南亚、南美和澳洲等地区。
中美合作亮点不再
川普获胜,对于中国能源企业势必会带来诸多影响。中美气候合作亮点不再,拿巴黎协定说事已经不再会是重点,但有可能在基于真金白银利益的基础上,就能源环保合作开辟新的合作亮点。
而就中国的气候战略和政策而言,那是根据中国的国家利益而确定的,与美国谁当总统关系不大。
中国的气候变化战略和政策,首先立足的还是我们自己要做,是经济转型升级、局地空气质量改善、将效率提高变为增长新动能、加强能源安全等的要求。中国能源发展路径创新大的利益框架是:
其一,增长的碳关联依然留有峰值前的余地,高碳产业有转型机会,所谓传统增长意义上的发展空间;
其二是绿色低碳竞争力,这个主要体现在中长期,和第二个百年目标相吻合。不能想象一个低效和产业结构落后的经济体会居于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其三我们相信全球气候系统失衡与人为过度排放温室气体相关,而且这种失衡的负面影响迹象已经为观测证实,按照科学推理和想象,这样的负面影响在未来会对幅员辽阔、人口暴露度甚高的中国影响巨大,应当去努力避免;
其四,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比较有可能更大程度实现其影响力和话语权,从而外溢到其他全球治理领域中去提高在世界秩序中的地位和权力(power)与领导力;
最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形象,提高Attraction,占据道义制高点。在海外投资超万亿美元、每年出国求学、商务、旅游人数数以亿计时,国家形象就不再是虚头八脑的面子了,而是真金白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