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做让别人模仿的商品!”这句霸气的口号是夏普创始人早川德次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诞生于1915年的夏普,其经营信条依循早川精神,专心致力于发挥诚意和创意,这样的企业文化让夏普在过去100年里成就出许多日本首创、甚至全球第一的发明。
其中,第一台液晶显示计算机、液晶电视、液晶摄录像机,让夏普被冠以“液晶之父”,这家典型的技术极客公司是苹果显示面板重要供应商之一。
2012年开始,夏普结束过去的辉煌,巨额亏损、大量裁员始终伴随着它。2015年,为了摆脱困境,夏普将美洲彩电业务(除巴西外)全盘出售给了中国海信,实施了3234人的大裁员,出售了日本大阪的公司总部大楼和土地,削减董事、职员的工薪、奖金等等;同年11月份,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将夏普公司债务评级从“B-”下调至“CCC+”,已是垃圾级。
2016年8月,鸿海集团以3888亿日元(约合38.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夏普的2/3股份,从此这家百年日企归入中国人郭台铭麾下。被富士康接手的夏普能否突围资本泥潭?是什么原因让夏普走到了今天这种境地?
日本最创新的企业
一般人对夏普的了解并不多,很多人可能想不到,我们从小用过的自动铅笔,正是夏普公司创始人早川德次的发明。
1893年,早川德次出生于日本关东,由于家庭人口多,日常生活难以为继,家人将只有1岁多的早川德次送给人家作养子。
在养父母家,早川德次遭受打骂与种种虐待,常常吃不饱、穿不暖,不满10岁就去一家工厂做工。
当时西方文化开始向日本传播,穿西服的人慢慢多了起来。与西服相配套,皮带开始盛行。当时,皮带的带头穿系时很麻烦。早川德次经过用心琢磨,研制出一种穿系十分方便的皮带头,并申请获得专利。
这样的皮带头即使没有洞,也能扣得很紧,方便实用,价格适中,因而相当畅销。1912年,19岁的早川德次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1915年,21岁的早川德次发明了名为Sharp pencil自动铅笔,夏普公司的英文名Sharp正是来自于此。
在此之后,日本第一部国产收音机、第一部国产黑白电视机、第一部国产彩色电视机、第一台太阳能电池、第一台高周波烹饪电子烤箱、第一件名片型的超薄电子计算器、全球首款附带相机功能的手机……夏普成为创新的代名词。
1959年,夏普就着手研究太阳能电池,1976年,公司推出使用太阳能的电子计算器,横扫市场。2000年到2006年,夏普的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发电模块产量都是世界第一,成为重要获利来源。
2001年,夏普成功推出彩色液晶电视AQUOS,该年度全球液晶电视市占率超过八成;2003年,夏普是全球液晶电视占有率超过5成的超级霸主。
同时,夏普定位高端的策略让其2004年推出的第一台45英寸液晶电视报价可高达1.3万美元;2004年,夏普的营业额是2兆日圆;2006年和2007年度都超过3兆日圆,2007年发表的第一款犹如画框的壁挂式液晶电视,更是轰动全球。
十年间垮塌,为什么?
“夏普值得尊敬的地方是,全世界第一条六代线、第一条八代线、第一条十代线(面板厂)都出自这家公司,它始终勇于挑战极限。”这曾经让其液晶电视成本结构比同业少了约两成。
2001年到2007年这七年间,夏普靠液晶与太阳能这两大吸金利器赚的盆满钵满。可惜的是,夏普被这种盛况与成绩蒙闭了双眼,未能体察到产业变化及时调整。
因为液晶的成功经验,让公司误以为夏普的电视在世界各地都会热卖。夏普没有想到,在同一时间,中国、韩国等地企业大力发展液晶技术,竞争力迅速提升。
在科技创新风起云涌的年代,夏普误判了全球电子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长年只专注技术,不与同业交流的夏普,到了客户面前,拿不出象样的未来产品规划,定价策略全由总部内的“价格委员会”制定,过去因为专攻高阶市场,所以不须理会他人的定价策略,在此时成为败笔,让夏普常出现背离行情的报价。
另一方面,夏普对于顾客需求的掌握度也不够高。例如,三星、友达等公司会尽量让面板标准化,创造一个可以水平分工的市场,顾客向谁下单都可以。而夏普则致力追求与众不同,为了证明自己的技术能力很强,会制造只有夏普才做得出来的特殊面板。这种“不标准”的产品越多,就越难卖给外面的顾客。
2008年的金融危机,全球消费低迷。夏普却投资约四千亿日圆兴建大阪府堺工厂,导致财务状况迅速恶化。
2012年,夏普跌得比别人都惨。2012年首季以液晶电视出货量计,夏普市占率只剩下5.1%,是10年前的1/10不到,还第一次输给了中国TCL(5.6%)。
而此时的三星开始狂追夏普。夏普比三星更早开发出LED技术,但是三星认为,消费者其实对于画面质量的感受度已差不多,可能还更愿意为电视变薄、能挂在墙上埋单。于是,三星大胆使用成本较低、LED晶粒用量只要夏普直下式技术约6成的侧光式技术,把画面亮度质量“打折”,并把产品做得更薄。最后的结果是,三星LED电视迅速吃下全球68%的市场,顺势成为老大。
“联姻”鸿海能否拯救夏普
其实在经历了连续两个财年的亏损后,夏普曾在2013财年扭亏为盈。不过,随后却重返亏损,公司2014财年的净利润亏损222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5亿)。
2015年,夏普接受瑞穗银行、三菱东京UFJ银行2000亿日元的资本援助,进行全面重建。然而,重建效果并不理想,2015财年(截至2016年3月)依然出现巨亏。
2012年,鸿海和夏普曾达成共识,鸿海以每股550日元(合计约670亿日元)的价格收购夏普已发行股份的9.9%。但之后由于夏普的股价大跌,谈判陷入中断。
时隔4年,2016年1月底,郭台铭亲自走访夏普总部,提出7000亿日元规模的重建方案。与此同时,日本经济产业省主管的半官方基金“产业革新机构”也向夏普提交了“联姻”方案。
说到产业革新机构,其最大股东为日本政府,外界有声音将此举解读为日本政府阻止技术外流及“肢解”夏普,还有重建日本电子产业。从目前亚洲电子市场的势力格局来看,在中韩企业的赶超下,曾领先全球风光一时的日本品牌早已风光不再。
不过,就在外界都以为产业革新机构胜出已成定局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在2016年2月4日的财报发布会上,夏普社长高桥兴三表示,将会更多考虑鸿海方案。
如果从夏普以往公开的财报数据看,中国在最近两年已经成为其全球市场增速最大来源地:2012年,夏普中国事业占海外事业比重为 45.4%,2013年升至52.1%,2014年更是高达62.8%;在夏普美洲和欧洲区事业连续下滑的同时,夏普中国两年间分别取得了38.5%和 23.3%的高增长。虽然夏普总公司遇到了财务上的困难,但对于处于上升期的中国业务来说,夏普选择“联姻”鸿海不失为聪明之举。
而鸿海收购夏普的意图,有观点认为鸿海希望借此使得其在与苹果的谈判中获得更多的议价权。苹果为鸿海的最大客户,但作为苹果的代工商,鸿海仅分得2%-5%的利润。夏普是苹果手机显示面板的重要供应商,两者合并将使鸿海在其中拥有更强的议价权。
同时,对于鸿海来说,其目前的商业模式早晚会面临增长的瓶颈,夏普所拥有的技术则会帮助其拓展业务,加强其研制高端产品的能力,鸿海需要将拥有白色家电和光伏电池等业务的夏普打造为其新的增长引擎。
结语
夏普并入鸿海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回购总部大楼。2015年,陷入经营困境中的夏普公司出售了位于大阪市的总部大楼和土地以及部分员工宿舍和仓库以筹集资金用于经营。在郭台铭的支持下,夏普回购总部大楼,对此时的夏普老员工来说,无疑有着提高士气的目的和象征意义。
而近期夏普方面传出来的消息也振奋人心,先是获得苹果接洽,商讨向其供应iPhone手机用OLED面板事宜,随后,曾经不看好OLED的夏普就宣布将对其OLED显示屏业务投资5.7亿美元,这是夏普被台湾富士康收购之后进行的首批重要投资之一。
曾经误判过趋势的夏普能否恢复以往的元气,摆脱自己的技术偏见,就要看接下来这场仗怎么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