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永续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应用潜力。太阳30分钟辐照地球的能量就够全世界1年的能源消耗。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技术迎头赶上,截至2015年累计装机容量达43.18吉瓦(GW),但也仅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87%,仍有巨大发展空间。记者了解到,光伏发电技术的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并于近年得到迅速发展。截至2015年,全球累计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20GW,欧美和日本等国家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以德国最为突出,截至2014年底,德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占德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1.5%。
虽然我国光伏装机总量上有了较大增长,但是集中式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屋顶电站分布得极不均衡。
晶科能源总裁陈康平对记者表示,从2006年开始的金太阳工程,到2013年全国各地新一轮针对分布式的初装补贴、度电补贴等,均给予分布式光伏发展大力扶持。但具体到2014年,在年度新增装机10.6GW中,分布式光伏电站仅占19%,剔除其中的20MW以下农光、渔光互补集中式地面电站后,真正意义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仅582兆瓦(MW),占比5.59%,与德国分布式装机占比超过80%相去甚远。
一方面是分布式光伏装机占比严重落后,另一方面是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弃光严重。在国家能源局公布的2015年光伏发电相关统计数据中,其光伏发电利用小时为1133小时,较上年大降18%,西北部分地区出现较为严重的弃光现象,例如甘肃弃光率31%、新疆26%等。
自2013年8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贴0.42元/千瓦时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初装补贴、度电补贴等相关政策;2014年,国家能源局又发布了简化申报流程的相关文件;2015年光伏项目被列入国家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但由于行业新、政策出台时间短、项目规模小等,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实际操作中,仍然障碍重重,亟待多方支持与协调解决。
对此,在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晶科能源总裁陈康平提交了两份议案,其中一份是关于落实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的建议。陈康平对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统一电网接入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简化手续。虽然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就陆续发布了简化并网手续的通知,但具体到各地供电部门实施时,一般一个系统前后需要5次以上的当面沟通和申报,方可并网。涉及到部分村集体的几十千瓦(KW)级规模时,部分地区更是提出10千伏(KV)并网、按大电厂的标准加装远操装置等,各项费用少则几十万元,多则百万元,高额的额外费用导致项目根本无法实施。
陈康平建议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等相关部门,通过统一技术标准和要求明确相关内容,根据分布式项目的实际技术特点及要求,明确6兆瓦(MW)以下的项目全部采用低压并网。另外,对于部分尚无法满足分布式光伏电站要求的区域电网,明确电网改造的责任和时间表,从而彻底打通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的硬性障碍。
二是由电网公司或地方政府先期垫付补贴。在分布式光伏电站推广时,用户最为担心的是补贴能否及时到位。而陈康平通过对全国多地进行调研了解到,补贴拖欠的确普遍存在,其中以集体或企业用户最为严重,补贴多数延迟6个月甚至更久,给用户及其他社会投资者带来较大疑虑。考虑到国家财政的相关政策,建议明确相关补贴由电网公司或地方政府先期按月垫付,若发生延迟,按照市场规则向用户支付滞纳金,按照季度或年度由电网公司或地方政府向相关财政部门统一结算,从而打消用户的疑虑,消除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的后顾之忧。
三是相关部门应建立行业标准,规范竞争。由于分布式光伏电站起步较晚,目前行业规范缺失,部分不良商家为了谋取短期利益,将产品以次充好,对市场的冲击极大。陈康平建议国家相关部委、相关协会,尽快制定标准,一方面从能够为用户提供20~25年的服务为出发点,从企业资质、经营实力、行业经验等方面进行规范,发布指导名录;另一方面,从系统技术指标、系统主要组成部件的技术要求等进行规范,使得电站的性能、寿命等有所保障,从而切实引导和规范市场的有序竞争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