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三里屯和新天地的人们都等完了倒计时。我坐在电脑前面,难得地感受着内心的平静,回顾着2015这不平静的一年。
资本市场大起大落,圈钱的圈钱,破产的破产,做事情的做事情。不知不觉中光伏装机又多了十几个GW,产能又扩了几十条线,制造业又开始赚钱,产能不再过剩。
然而电力行业却是局部过剩了。西部建好的光伏电厂限制发电,承诺的补贴拖着不给,让人觉得光伏发电“想说爱你不容易”。
未来一年会怎样?有些问题在这里提出来,一年后我们再来看答案。
降电价导致产业链格局重新洗牌?
2016年电价要降了,降的幅度还不小。西部降到8毛了。其实国家政府部门的思路很明确:1)光伏发电成本降低有清晰的路线图,不会一直依靠补贴;2)整个产业链里边有足够的利润可压缩。
确实:
投资方9块钱收项目还有两位数的杠杆后内部收益率,而且贷款利率还在不断下降;
9块钱里边,7-7.5元是电站的建设成本,包含场内EPC、土地和外线,剩下的是开发费用,寻租成本(路条费),以及卖家的溢价。
场内EPC只有6.5元/瓦,其中还包含了七毛钱的利润。
组件价格约4元/瓦,其中天合、晶科等从硅片到电池片、组件均涉足的一线大厂大概有25%的毛利,也就是一块钱,而且,还不包含折旧。
然而,电站投资商能否成功把电价下降的压力转嫁到上游供应商还是个未知数。现在是电池片价格飞涨,硅片一片难求。大家都说保利协鑫有意压着硅片出货量,如果明年保利协鑫收购了LDK,那不是更不好玩了?制造业从2011年开始大衰退,如今整整5年了,你还不让人家转转运?明年就算多晶硅价格上涨,我都不会奇怪。
这种情况起码会延续到上半年。随着抢装潮的结束,也许压力会小些,但也不容易乐观。在中国下半年一般都是比上半年并网量高,再加上明年美国市场注定火爆。明年的产业链供应格局是个啥样,还真是让人期待!
分布式到底能起不能爆发?
其实分布式真的该爆发了。投资少,电价高,现金流好。
分布式比地面电站少了路条费,少了土地场平费,少了高压接入费,有些还能省一些支架费用。如果再把采购和安装分开发包的话,每瓦省个两三块钱还是没问题的。
大家都在问:收不到电费怎么办?厂房拆迁了怎么办?用电企业破产、减产、停产、休假怎么办?没办法,在中国做生意,商业诚信这种东西确实是个珍惜物种。可是分布式的实际情况真的有那么差么?去问问行业里有200兆瓦以上分布式装机量的业主就知道了。分布式客户的诚信程度再差都比政府好。政府承诺的补贴不给你,你一点办法都没有;企业欠你电费,你倒是可以找政府帮你撑腰。而且,自发自用分布式项目的政府补贴也是电网先贴给你的。
而且,换一个角度来说,保险公司的商业逻辑是:个体通过理赔赚了保险公司的钱,保险公司却依然赚钱。个别分布式项目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亏钱,但多个小项目互相对冲风险,最终的结果却一定是赚钱的。如果你总共做50兆瓦分布式,其中有两个是20兆瓦的,那么有多大风险你就自求多福吧。
那么剩下来就是融资的问题了。这一直是最大的问题。而且从规模上讲银行都喜欢大项目,而分布式都是小项目赚钱。可是我看到随着绿能宝等各种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兴起,这个问题似乎有突破的迹象。大家拭目以待吧。
补贴到底什么时候给?
第六批目录申报在筹备了。再等等,再等等。以后应该不会有目录这一说了。建好并网的项目就立刻网上申报就是了。符合一个批一个。但是这么看下来,可再生能源附加的1.9分还是不够啊。看看财政部能不能另外拿钱出来了,否则就得每年调一次可再生能源附加。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关于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
可再生能源也要讲究个供需。供大于求了,就要参与市场竞争。所以明年看着吧,甘肃、新疆等地,可再生能源保障性电量之上的发电量,在价格上将有一番厮杀。做电站还是尽量往东部做吧。目前光伏占总装机量的2-3%,而且主要都在西部。
碳交易或者配额交易?
期待!但是现在国内碳价真的很低啊。卖碳的真的比过去的卖炭翁还惨啊!而且CCER受歧视啊!跟减排不对等啊!不知道前不久在《全额保障收购管理办法》中提到的“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各省在规划期内应当达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算不算配额制的一个小荷尖尖角?
光伏电站投资哪家强?
国电投应该还是当之无愧的老大。截至今年底有3.5GW了吧,明年增加个把GW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中节能也很猛,明年应该3GW不止。协鑫新能源今年没完成2GW的目标,但是明年该发力了吧?所以预计应该能到2.5GW。据说江山控股今年做了1.3GW,陆续都要并网了。明年完成2.4GW的目标妥妥的。第五名应该是正泰吧,预计今年1.6+明年0.6GW应该能做到2.2GW了吧。中广核2.1GW。两吉瓦俱乐部应该就这些了。明年底看结果。
退市、上市、YieldCo,证券化…这么折腾为了啥?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电费补贴不到位以及Sun Edison的Terra Form Global股价低迷直接断了中国电站做YieldCo的念想。资产证券化这条路也是难以突破期限、担保方式等种种限制,举步维艰。美股光伏公司晶澳和天合的退市应该是制造业的标志性事件,这一年这两家公司在资本市场估计只能干这一件事儿了。晶科的电力公司原来按照YieldCo的模式设计的,现在估计要有动作。说不定分拆到A股装壳算了。协鑫系这几家上市公司玩得漂亮!注册制虽然出来了,A股的壳价估计三五年还跌不下来。
做新能源需要坚持和梦想。困境使人成长。2016我们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