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创立于2000年的公司,于2012年4月登陆上交所,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3.350, 0.00, 0.00%)单晶硅棒和硅片制造商。
就在6月29日,隆基股份公告称,拟投资25.5亿元投入年产5GW单晶组件项目,该项目落地咸阳。
在此之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2019年以来,隆基股份还有数次大手笔投入:包括拟投资24 亿元建设泰州年产 5GW 单晶组件项目,拟投资43亿元建设银川年产15GW单晶硅棒和硅片项目及拟投资15.5亿元建设年产3GW单晶电池项目。在海外,2019年2月,隆基股份拟投资9.57亿元在马来西亚古晋建设1GW单晶电池项目。
数百亿投资背后,仍然需要解决的挑战是,隆基股份的资金压力和存货压力。
规模全力扩张
“光伏巨头”隆基崛起背后,靠的是全产业链打法与研发投入。
7月1日,隆基股份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公司覆盖了全产业链。最早从上游硅片起步,2014年通过并购浙江乐叶光伏进入组件环节,然后向下游电站延伸。目前,我们在单晶硅片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单晶组件出货量同样位居全球第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有持续的扩产计划。”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隆基股份的单晶硅片产能已达到28GW,单晶组件产能已达到8.8GW。隆基股份预计,到2021年底,单晶硅棒/硅片产能达到65GW, 单晶电池产能达到20GW, 单晶组件产能达到30GW。
而从财务数据来看,2014年11月,隆基股份以4609.55万元现金收购浙江乐叶光伏85%股权,开始向下游电站布局。当年,隆基便实现了2.9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14.48%。
此后,隆基股份的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2015-2017年,其净利润分别为5.2亿元,15.5亿元,35.6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7.25%,197.36%,130.38%。
隆基股份内部人士还提到,公司正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电池组件方面,提升电池量产效率和组件功率。“光伏产品有两个核心的技术,一个是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另一个是整个产品功率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月,隆基股份的单晶双面 PERC电池正面转换效率达到了 24.06%,是商业化尺寸 PERC 电池效率首次突破 24%。
数据显示,2012-2018年,隆基股份累积研发投入36.95亿元,2016-2018年每年研发投入分别为5.63亿元,11.08亿元,12.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的4.88%,6.77%和5.6%。
不过,2018年,受到“531光伏新政”影响,国内需求和光伏产品价格快速下跌,最近五年来,隆基股份首次遭遇净利润下滑,净利润25.58亿元,同比下降28.24%。
隆基股份对外称,“531 新政”并未改变公司的扩产计划,其更是加快出海的步伐,拓展新市场。
“‘531光伏新政’其实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倒逼,倒逼着我们加快出海的步伐,尽快去实现产能提升。” 隆基股份内部人士表示。
他提到,“自去年5.31后,光伏海外市场增长十分迅速,以隆基为例,2017年仅有10%出口海外,2018年达到30%,到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接近70%。5.31倒逼了光伏价格的下跌,刺激了海外市场的迅速爆发。”
存货压力待解
不过可以看到,随着规模扩张,隆基股份的存货也相应增加。
2018年,隆基股份的存货为42.82亿元,同比增长79.91%,占总资产比例的10.8%,占流动资产比例的18.7%,对此,隆基股份表示,库存增加是由于生产规模扩大,海外组件销售存货增加。
事实上,隆基股份的存货增速过高在2017年年报中就已经出现。
2017年,其存货为23.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的7.24%,占流动资产比例的12.6%。
其中,隆基股份生产太阳能级硅片销量同比增速13.84%,而库存同比增长196.26%;生产单晶组件销量同比增速89.86%,库存同比增长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