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往日默默无闻的小县城到新晋国家科学中心城市,从“铁路盲肠”到即将成形的米字形高铁枢纽,从“离发达地区最近的欠发达省会”到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的“存在感”日益隆起。
在中国,如果有一个城市能够成功展现小人物升级打怪、满血逆袭的故事,那必定是合肥。
从往日默默无闻的小县城到新晋国家科学中心城市,从“铁路盲肠”到即将成形的米字形高铁枢纽,从“离发达地区最近的欠发达省会”到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的“存在感”日益隆起。
过去十年来,合肥更是成为省会排行榜上的搅局者,经济总量先后赶超太原、南昌、昆明、石家庄、长春、福州、哈尔滨和西安,跻身中国省会城市前十强。
如今,合肥被冠于了许多全新的名头,“创新之都”、“中国IC之都”、“中国光伏第一城”……
在中国各大城市群雄并起的今天,合肥堪称中国城市发展、以及新能源城市发展中的“黑马”。
小县城逆袭成大都市的故事
翻开合肥的历史,满屏都写的逆袭二字。
合肥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夹在长江和淮河之间,环抱巢湖,地理位置优越。该地历史悠久,自秦设置合肥县,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对漫长的时间里,合肥在众多城市中的存在感并不强,直到1949年建市,1952年被确立为安徽省的省会,合肥开挂的“城生”才逐渐开始。
根据相关报告显示,合肥由建市初的的5平方公里,5万多人口,一举跃升为总面积11445.1平方公里,总人口近800万的大都市。
在遥远的三国时期,合肥不仅诞生了周瑜这样的人物,还是“兵家必争之地”,魏明帝曹睿曾这样描述合肥的重要性,“先帝(曹操)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地有所必争也。”
如今,这座城市脱胎换骨,其“必争之地”的重要性再次显现。
中国创新高地
与美国的奥斯汀、波特兰、丹佛等技术型内陆城市一样,中国的内陆城市也有机会成为创新创业中心。
合肥市正迅速成长为中国的创新高地。
目前,该市产业园区主要分为三个,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南北两个园区,高新区、新站高新区等。
高新区成立安微省集成电路战略性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目前集聚设计企业100多家,下一步将充分发展高新区集成电路设计类企业集聚优势。
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形成省级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培育打造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汇聚起京东方,法液空、住友化学、彩虹、康宁、晶合等上下游企业近100家。
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运用5年的时间,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
5年前,从中关村起家的北京君正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斥资1.4亿成立合肥子公司。
该公司高层表示,是三个原因让公司在长江沿线多个城市里选中了合肥:
集成电路产业忌浮躁,需要沉下心来做研发,合肥科教底蕴深厚,“耐得住寂寞”由来已久;
芯片设计离不开下游应用,需要与华东和华南两个主要市场密切沟通,合肥是中东部重要铁路枢纽,1至4小时可到达北京、上海、南京等主要城市;
作为一个技术、人才、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地方政府持之以恒构建产业环境,合肥有打造“IC之都”的耐心。
北京君正的事例成为一个缩影,显示出合肥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中国IC之都的决心。
如今,合肥市共有150余家IC公司,涵盖了设计、制造、封测、设备和材料等全产业链。
除此之外,合肥还是中国家电产业基地,家电四大件产量连续五年全国第一。格力,海尔,美鞭,美的,荣事达等均在此设厂。人工智能产业、汽车产业、光伏新能源产业也形成产业聚群。
合肥凭借着众多无法取代的优势,正在成为中国的科技创新高地。
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
近年来,合肥市正在不遗余力的发展光伏产业。“中国光伏第一城”的名号,也让合肥在光伏行业中获得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实现了在新能源领域的逆袭。
根据最新报道,截至今年5月初,合肥地区共并网各类型光伏电站项目总容量达2085.2兆瓦,稳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而对于众多光伏企业来说,“生”在合肥,不可不说是一件幸事。
除了补贴力度大,补贴能够及时到位之外,当地的政策、环境等也受到企业的青睐。
近期,多家企业在合肥的布局加快。
2019年,通威太阳能合肥二期2.3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截止目前,通威在成都、合肥所建的两大晶硅电池生产基地,产能总规模超过12GW,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晶硅电池生产企业。
2019年,通威太阳能还将再开工8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为合肥建成中国光伏第一城助力。
除此之外,晶澳太阳能也成为合肥重要光伏企业之一。
2011年,晶澳太阳能落户合肥高新区。目前,合肥晶澳太阳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太阳能组件生产基地。
“合肥对于光伏配套政策的反应非常快,国家政策一落地,合肥随后就拿出了地方政策。现在光伏产业遇到欧美双反,遭遇困境,但合肥市对于这个产业依然不离不弃,这也是我们投资合肥的主要原因。”通威高层曾表示。
正因如此,合肥才集聚了晶澳太阳能、通威太阳能、彩虹新能源、中建材新能源、天合光能、乐叶光伏、三星SDI等国内外重点光伏企业,培育了阳光电源、中南光电、睿晶科技、大恒能源、流明新能源、晶晨光伏、微纳电工、聚能新能源等一批本地企业。
目前,合肥市已形成从玻璃基板-多晶硅原料-电池片-组件-逆变器-储能电池-发电工程等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拥有涵盖电池、组件、逆变器、系统应用领域的光伏企业40余家。
未来,合肥还将推动光伏产业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务型制造转变,计划到2020年,合肥光伏产业整体实力和并网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建成世界一流光伏制造基地和创新应用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