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热发电作为光伏发电另外一种有效的太阳能发电形式,近年来已成为能源圈的新宠。然而就在不久前,光热发电还在静默徐行,直到太阳能热发电标杆电价与首批20个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的相继落地扎根。
刚刚过去的2017年全国两会,由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强化新能源产业政策支持导向的提案》、《关于加快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发展的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大分布式光伏政策支持力度的提案》三项清洁能源提案成为业界关注焦点。其中,在2016年迈开实质性步伐的光热发电可谓最受瞩目。
光热发电的“新起点”源自2016年光热示范电价与首批示范项目公布。去年9月印发《关于太阳能热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明确,太阳能热发电标杆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1.15元。几近同一时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国家能源局关于建设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的通知》中则提出,共有20个项目入选我国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名单,总计装机容量达1.35GW。一时间,沉寂多时的光热发电首次迎来产业爆发,成为清洁能源发展重头戏。
更为利好的消息是,2017年的光热发电再获利好“福袋”:在年初印发的《2017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要积极推动光伏、光热发电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太阳能热发电首批示范项目。其中,作为能源圈新宠的光热发电更被多次提及。与此同时,在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则对光热发电产业规模给予了明确发展指标:截至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光热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5GW。“有望实现‘中国速度’,”曾有舆论这样评价道光热发电的前景。
据《经济日报》报道,相较于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的热存储技术,可将太阳能集热后通过换热装置加热水产生蒸汽,然后驱动传统的汽轮发电机产生电能,实现光—热—电的转化,弥补了光伏发电储能的缺失,在并网友好性上远优于光伏。这也让光热成为“十三五”成为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的重要新能源利用类型。此外,光热发电之所以被各方给予厚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蓄能,即多余的热量可在存储后实现持续利用,以维持发电的可持续性。
“当前,中国光热发电进入商业化示范的关键时期。”在业界资深人士金建祥看来,凭借上述光热发电多重利好,可助推我国高端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并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与此同时,光热发电带来的市场空间也将助力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实现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供给改革。国内机构预测,随着上述扶持政策加速落地及示范项目纵深挺进,我国光热发电产业将迎快速发展期,直接市场投资将达到千亿级规模,产业对国内经济产值的贡献更将接近万亿。
值此背景,之前徘徊不定的投资商加速抢乘政策“顺风车”,竞相布局项目资源储备,进而带动整个光热行业的投资潮。去年10月中旬,首航节能连发三份光热项目投资公告,其中仅在青海省便签订1000兆瓦光热发电合作协议,总投资额达近300亿元。而在甘肃玉门,在当地申报的7个商业化光热项目中,就有众多企业争相竞食,且单个项目的申报规模多在100MW级。
但从现实来看,光热发电要实现2020年的并网目标并不容易。“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光热发电仍面临投资成本居高不下、运营经验缺乏、制造设备国产化率不足等多重困境。”上述业界人士亦指出,诚如在项目成本方面,作为高投资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我国建设单位千瓦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电站初始投资成本约为2.5万元,50兆瓦太阳能光热热电站投资额近10亿元。而在“十三五”政策不断退坡的情况下,如何降本增效将是产业必须面对的难题。
除了高昂的成本外,技术路径的不确定性也是造成光热发电掣肘另一重因素。众所周知的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成熟的技术和产业链,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发展同样如此。当前业内对于槽式还是塔式,所用的导热介质是油还是盐等仍存很大争议。对此,光热资深专家徐二树表示,由于我国光热发电起步较晚,而其中包含的一系列复杂技术仍需在2018年并网发电后,才能观测到期运行效果。也就是“等个三五年,看哪一种技术路线更适合我们的国情,我们就上哪个。”
因而,“尽管拥抱万亿级市场蓝海,但更高的资金投入与准入门槛,将使得进入的食客更少、更加理性。但在‘十三五’时期,光热发电产业仍将迎来新一轮深度整合。”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薛黎明曾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