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板整齐地镶嵌在池塘上 受访者供图
池塘里养鱼,池塘上方安装光伏板发电,在一块土地上产生双重效益,并且零排放获取电能。这样善于利用土地资源、同时有益于实现“双碳”目标的“操作”你见过吗?
眼下,位于新津的天府农博园里,就正在建设这样一个项目——通威“渔光一体”项目。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池塘上方的光伏板已经安装好了,池塘里正在做闭水试验。天府农博园通威“渔光一体”展示项目负责人严晓宇告诉记者,目前正在测试池塘的保水效果,项目力争在今年6月底试运营,到时候,每天的太阳能发电除供项目自身使用外,还能满足天府农博园内创新林盘、稻田餐厅、博士工作站等设施日常使用。
站在高处向下俯望,只见水面上的光伏板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十分显眼,一行行、一列列整齐地镶嵌在池塘上。这里有多少块光伏板?发电能力如何?严晓宇告诉记者,鱼塘上方共有645瓦单晶双面双玻光伏组件1080块,共同组成696千瓦容量太阳能发电设施,最高转换效率可达21.1%,每年可光伏发电50万千瓦时。
鱼塘上方可以发电,而鱼塘内则建设数字养殖设施,让水产养殖全过程实现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其中的新型陆基循环水养殖系统、稻渔菜综合种养模式、养殖系统循环利用等,可以实现全年365天出鱼,尾水利用零排放、全绿色。这种数字养鱼模式,将对新津辖区内8000亩水面及成都周边更大范围水面的养殖起到直观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通威集团已经在国内多个省市开发建设了‘渔光一体’基地,已并网项目超过40个。”严晓宇告诉记者,“但在成都实施这一项目,还是第一次。”
记者看到,在鱼塘旁边还有一座两层楼的建筑正在进行外立面装修。据了解,这是“渔光一体”项目的配套设施,这栋综合楼包含“乡村振兴+碳中和”科普教育展示基地、多功能会议室、顶层观景平台等,建成后将集科普展示、会务、观景、研学等功能于一体。天府农博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运营后,将成为开展碳中和与乡村振兴科普研学活动的基地,让更多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光伏发电与智慧养鱼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