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光伏产业在我国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但它的的发展却如同一场大戏的剧情一样跌宕起伏。
从九十年代末期的呱呱坠地,到新世纪以后的突飞猛进,再到国际“双反”时期的步履蹒跚,光伏产业在短时间内经历了其它行业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历经的坎坷历程。
但这样“惊心动魄”的磨炼并没有让其倒下,而是让这个如太阳一样充满能量的产业在历经险阻以后,依旧浴火重生。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成为趋势。国际能源署(IEA)预计未来太阳能发电占世界电力供应总量的比例有望在2030年达到10%,2040年达到20%,2050年达到27%以上,21世纪末将达到60%以上。
就在最近的行业展会上,再次点燃了长三角对于新能源产业的钟爱之情。在机构看来,光伏行业已到布局时。
展望中国的光伏市场,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政策,不断下降的光伏组件制造成本和融资成本,将有利于光伏发电企业维持丰厚的利润,光伏发电企业投资积极性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本文(摩尔撰稿人@wfheimx撰写)通过一系列数据给出光伏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指出细分方向;推算近期装机量,给出重点标的。
曾经大起大落的光伏产业从2013年开始渐有回暖之势。从2015年年报及2016年1季报看,A股光伏企业给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一、远景
《光伏行业深度报告》、《光伏电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从社会发展规律、技术、政策等方面较系统地对光伏行业的历史、现状、未来进行了介绍,相当值得一看,这里直接给出相关结论。
1.1积极面
1)国内:2015年新增装机量15.1GW,总装机量43.2GW;“十三五”光伏装机目标初定为2020年达到150GW,最终目标有待各部门协调,预计最终目标约为100~150GW,按中位数计算年复合增长率超24%。
2)全球:按EPIA(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偏保守的分析,16~19年全球范围内年均新增装机量约为40GW~60GW,维持平稳增长。
3)依靠技术进步和产业集群效应,国内光伏电站的度电成本急速下降,由07年的6元/千瓦时到2015年的0.6~0.9元/千瓦时(西部:0.6~0.7元/千瓦时,东中部:0.8~0.9元/千瓦时),到2020年将在2015年基础上继续下降30%,逼近与传统能源市场竞争的阀值(火电0.3~0.5元/千瓦时)。届时,即便没有政府补贴,光伏发电也具备与火电竞争的能力。
4)在光伏发电拥有与常规火电竞争之前,政府补贴将一直存在(但补贴力度可以预见将逐步减弱)。
5)“绿色债券”推出在即,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光伏企业资金困局。发改委于2015年9月21号公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建立绿色金融体系设计。什么是“绿色债券”大家可以自行度娘。
1.2消极面
1)补贴将逐年降低直至取消,图1为2016年6月2日媒体相关报道。
2)补贴资金延迟,截至2015年底补贴拖欠已达300亿,回收周期需两年之久;“十三五”期间,平均每年光伏补贴资金需求量762亿元,而国家每年可增收的约为600亿可再生能源的补贴资金,年缺口160多亿元;
以上原因使得光伏发电企业账面利润虚高,资金短缺问题严重。
3)短期来看,各地方省份为保护当地火力发电企业的利润和地方经济增长仍会将光伏发电后置,限电难以缓解;特高压等输电网络完善前,弃光现象难以缓解,2015年全国平均弃光率达14%。
图2-弃光率(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
4)经济下行带来的电力需求下降将冲击整个光伏行业的利用小时数。
5)分布式光伏参与各方关系复杂,项目建设运营、利益分享协调难度大等因素,暂无成熟的商业开发模式和投融资体系,短期内难上快车道。
二、趋势
2.1分布式光伏
目前国内分布式光伏按商业模式不同可分为三种:
一是自有屋顶,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二是合同能源管理,光伏项目开发企业在业主屋顶建设项目,向业主供电,余电上网;三是将电力全额出售给电网。单体规模受限、利润率低、各方关系协调复杂、融资难度大是分布式光伏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在困难重重的同时,分布式光伏又是以后的主导趋势:
1)分布式光伏充分利用闲置屋顶资源,易于就地消纳,是真正的绿色能源发展模式。
2)2015年总装机量43GW中,分布式仅6.06GW,占比14%。按“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分布式光伏装机要达到70GW,占比近50%,具有10倍增长空间,年复合增长率超50%。
3)2016年1季度,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7.14GW,其中,光伏电站6.17GW,分布式光伏0.97GW,分布式光伏占比仍仅13.6%。
4)国家政策对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将继续区别对待,预计倾斜程度将继续扩大。2016年5月30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手下发《关于完善光伏发电规模管理和实施竞争方式配置项目的指导意见》中已有相应体现。
2.2储能
图3-储能在发电系统中的作用
储能在发电系统中的作用。《储能在能源安全中的作用》(北极星智能电网);储能的削峰填谷作用见图4。
图4-储能的削峰填谷作用(资料来源:OE能源网站)
光伏+储能,动态吸收能量择时释放,削峰填谷,提高系统稳定性、缓解“弃光限电”现象,最终实现发电主体利益最大化。
1)全球电化学储能市场稳定增长:CNESA(中关村(000931,股吧)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6》显示,截止2015年12月底,全球累计运行的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约900MW,年复合增长率(2010-2015)为17%;中国累计运行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100MW,占全球储能项目总装机的11%,年复合增长率(2010-2015)为110%。
2)按《白皮书》预测,到2020年,理想状况下(政府补贴出台),中国电化学储能总装机量将达24.2GW,正常状况下,中国储能总装机规模将达14.5GW,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
3)“光伏+储能”在用户端:据GTMResearch研究公司和美国储能协会(ESA)报告,2014年美国用户侧储能只占全部储能项目的10%,但其增长速度将比电网侧和发电侧储能都快,到2019年有望占总装机的45%,电费管理是储能在用户侧应用的重要因素。
4)国内政府补贴出台以推动储能的应用是大概率事件,图5为近年来部分国家/地区出台的对储能的支持政策。
图5-近年部分国家/地区出台的对储能的支持政策
2.3单晶替代
单晶多晶之争由来已久,未有公论。
从调研资料来看,单晶性能略优,多晶成本稍低。个人倾向于单晶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主推分布式光伏后,关联交易减少,市场选择、良币驱逐劣币)。但目前多晶市场占有率高,价格营销能力强,掌握一定主动权。
三、国内2016年新增装机目标
1)2015年时3月份即下达全年装机目标,2016年至今未见文件,有推测认为“2016年度光伏新增建设指标可能会推迟至六、七月份发布。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上半年扎堆建设,下半年需求过度下滑的情况”。
2)2016年Q1新增装机量7.14GW,近全年目标的50%,抢装效应明显;Q2预计仍有突击量,新增装机量应在6GW左右;下半年装机情况需视能源局2016年装机目标而定,预测全年目标装机量约18GW(以此控制集中式光伏电站的规模),但会鼓励发展分布式光伏,从而倒逼企业转向分布式光伏消纳产能(分布式光伏)。
按此推算,2016年最终新增装机量应在20GW左右(同比增速约30%),下半年新增装机量不到上半年的一半。
3)抢装潮后市场将重归冷静。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由于抢装效应,保利协鑫的多晶报价从6.3元/片逐步提至6.5元/片。而在2016年3月之后,多晶报价下调,目前降至了6.3元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