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结束的巴黎气候大会达成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性协定,我们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协定的落实做出贡献。”昨天,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彭勇介绍:他们研制出能像报纸一样印出来的下一代太阳能电池。
与传统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相比,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更容易生产,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低成本产业化以替代化石能源的太阳能电池。彭勇之前跟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程一兵,在澳洲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博士后研究,今年初,他和师兄黄福志一起追随导师来到武汉理工大学,并成立了印刷光电子实验室。
昨天,记者穿上隔离服进入该实验室,“我们制作的电池只有1微米厚,‘PM2.5’也不过是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彭勇指着一台像复印机的机器说,这是他们自主研发的。
先把光电转化材料溶解在溶剂里,像墨水一样,再用这台机器把“墨水”印在玻璃上,经测算,新能源汽车装上这种太阳能玻璃,一年发的电可跑3300公里,对私家车而言一年节能16%;“墨水”还可涂在衣服上,手机充电器就直接“穿”上身。相对传统太阳能电池每瓦3.5到4元的成本来说,“印”出来的太阳能电池每瓦只要0.5 到0.6元。
“我们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在中国是最好的,在世界上可以进前五。”彭勇说,已经有国内知名光伏企业和他们联系,但该电池从实验室走向车间还差“一口气”,需要千万级的投资以及两三年的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