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要研究储能,有一个人你一定绕不过去——换句话说,基本上找到了他,你就可以了解到如今储能在全球发展的全部状况,一部活生生的储能百科全书。这么说来,你可能觉得他年纪很大,其实不然,只是相对于他对储能的了解,你会想当然地忽略他的年纪。
说到这里,你可能就已经猜到了他是谁——他就是德国莱茵TüV(以下简称TüV莱茵)太阳能及燃料电池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卫春先生。
李总在能源圈里其实相当有名,用时下热门的词汇堆一堆,可能会是这样:储能公知、风趣暖男、文艺范儿、理工男、冷面段子手、完美主义者……很矛盾,但是奇怪的是放到李总身上会有一种奇异的和谐统一。然而,当把储能放在他名字前作为修饰语时,所有这些形容词会瞬间灰飞烟灭,此时你对他的印象,就只会剩下一个,那就是专业。
这次,我们是从可再生清洁能源(以下简称新能源)和电网的友好性开始的。
李总认为,要谈友好性就必要先谈新能源发电,而谈新能源发电当然不能不谈储能。
电网对新能源的友好度并不高
电网是个啥?度娘说,电网是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压的变电站及输配电线路组成的整体,变电、输电和配电就是它的日常智能。而李总给它的定义就更简洁,“电网就是用来保持电力运输供需平衡的载体。”
李总对电网的态度似乎包含着某种程度的“同情”,他解释电网最大的要求和功能都在一个“稳”字,这也是为什么明知道传统发电有诸多弊端,但是电网仍然更加青睐于稳定的传统发电接入的原因所在。
而新能源则不同。水电、核电且不说,无论风电、光伏发电都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变化剧烈,跟“稳”完全不搭边。这种多起来多死少起来少死的状态,对电网是极大的考验。“现在的电网结构基本已经成熟稳定,好比一栋建成多年的楼房,功能齐全。新能源来了,为了让它住进去,得改造吧,要开窗户,要给空间。要是没有相应配套设施,新能源不解决自身优化,其实对电网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新能源接入越多电网压力越大。”
可是,如果加上了储能,一切就会完全不同。“储能就是让新能源平滑输出,让新能源成为友好度高的高质量电能,同时也可协调解决传统电力系统的供需压力。”
当然,李总也强调储能不仅仅是新能源的专属,也完全可以和传统能源配套。“一些机械性储能方式早就被用于电力系统,如:空气压缩和抽水蓄能,包括火力发电机组的冗余配置等等。而如今我们着重关心的储能技术是如何促进新能源的广泛利用,让新能源的发展更快、更安全、更高效,更具经济性。”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电网势必也要进行改进。而电网对于新能源的友好度,则要看储能技术的发展空间有多大。
储能,光伏发电的命脉所在
谈到我们感兴趣的光伏,李总的话也多了起来。他认为:“光伏+储能”是一对最有潜力的搭配组合,也是可预见最有可能被大规模应用的储能解决方案。作为新能源的主力,光伏发电市场体量巨大。
储能技术是新能源发展的瓶颈,也是光伏的命脉所在。“而目前的状态,整个电网对于光伏发电来说,就是起了一个能量接收的功用,但是电网的预期和定位不同,他们更大目标在于输送和分配。”这就难怪电网与光伏发电以及其他新能源发电在契合度上存在差距。但是,其实储能技术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晴天发电储存,到了晚上和阴雨天都能使用,就可以实现连续供电,这既减轻了电网的压力,又放松了对光伏的束缚。
储能技术对光伏发展的重要性彰显无疑,但具体是如何表现的呢?李总描述了三种用途:1.工业用储能:储能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可以构建智能电网,调频调峰,减少骨干线路配容投入,提高发电效率并保持电网的稳定性;2.商用储能:通过电力储存建设微电网,打造智能城市,实现能源互联和能源管理;3.民用储能:“光伏+储能+电动汽车+智能家电+远程控制+无线通讯技术”,用户只需通过移动APP便可进行家庭发电、存电、用电和预计等全方位能源管理,选择适当容量配置的“光伏+储能”系统,用电可以不花一分钱,甚至可以把富余的电能卖给电网,完全可以实现自发自用,“能”尽其用的智能家居。
“‘光伏+储能’的应用可以真正实现‘收集太阳光,储存太阳能’,太阳能才真正算得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李总感慨道。
储能市场无可限量
说到储能的发展现状,李总强调:新能源发展是全球所趋,到2050年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计划实现100%的电力需求由新能源发电来满足,整个欧洲不低于80%占比,中国按照最新十三五规划将达到60%。
在这样的目标下,各国对待储能技术的推广也是非常积极:美国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颁布的AB2514储能政策要求旗下三大电力公司在2020年之前必须配备1.325GW的储能装置;2013年5月德国出台的储能激励政策规定在30kW以下的储能装置,按665欧元/1kW进行补贴;澳洲在今年七月出台“光伏+储能”的补贴,每个项目可以享受不超过澳币5000元的政府补贴;日本抱着“加速储能普及化,促进储能价格大众化”的理念,委托机构Sii(Sustainable open Innovation Initiative)出台及落实补贴政策,规定在1kW以上4800安时以下的储能系统,按1/3~2/3不等的初始投资额进行补贴。与此同时,众多知名电动汽车品牌也开始纷纷迈入家用储能和商用储能领域,特斯拉(TESLA Motor)、宝马(SOLAR WATT),奔驰(BENZ Energy)都是储能应用模式创新的开拓者。
储能发展需要突破的两大难题:安全与成本
李总也谈到了储能技术在市场应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现在储能市场还没有真正打开,国内和国外储能应用的市场也不尽相同,储能运用完全市场化还需要解决两大难题:安全和成本。安全问题虽然不简单,但是也有解决办法,持续的技术改进和产业升级,充分重视和严格遵循技术法规和质量标准的要求等,就可以有效避免安全风险。关于成本,这对于任何一个新兴行业都是无法规避的突出问题,市场还未全面启动,储能产品还未大批量生产,成本高是自然。我们如何化解?创新的商业模式,规模化的生产促使成本下降,政策的激励,产融的结合,行业领导企业的积极探索和技术革新,权威第三方机构技术和标准的支撑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中国储能技术和储能市场的状况
谈及我国的光伏市场和储能前景,李总显得相当兴奋。“中国的光伏市场很大,至今年底我国的光伏装机累计有望突破40GW,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应用市场。之后每年还会以20GW的速度增长,2020年的光伏体量就能达到150GW,2030年光伏装机总量至少达到400GW,这么大体量的光伏项目以后都会有搭配储能的需求。目前,我国储能用于海岛、边远和无电地区的配套微网项目,通过垂直技术进行多能互补,构建‘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的典型应用。同时,明年每个省至少会增加一个微网示范项目,也需要配置储能系统。这些都是储能进入市场应用的前奏,在这个阶段国家会有针对性的投入及出台相应补贴政策,以支持储能技术的发展。包括国家也在积极推进的输配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建设、售电侧改革等一系列电力体制改革举措,会给储能技术等类似新型应用带来无限商机。”
中国一直不乏充满进取的企业。就新能源领域而言,在光伏逆变器、光伏组件、电力电子等行业已经风声水起的龙头企业都在转向储能,目前已有阳光电源与韩国三星成立合资公司发展储能技术;科陆也已公告与韩国LG合资发展储能项目;天合光能成立了储能公司TrinaBest,旨在2020年成为全球排名前五的储能解决方案供应商;比亚迪将锂电池的产能在2016年扩产到10GWh等等,国内企业对“新能源+储能”的应用及市场需求信心十足,这些行业领先企业的积极布局势必大力推动储能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让储能行业更规范,让行业标准更清晰
环境,是这几周的最热话题。从困扰华北大地的高强度雾霾到12月12日巴黎气候大会签订的《巴黎协定》,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粗放式发展带给环境的影响,反之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不便。时下发展新能源已成刻不容缓之势。储能技术是新能源发展的瓶颈,其重要性可想而知。“TüV莱茵在全球新能源行业拥有雄厚的检测认证和技术评估实力。早在三十多年前,我们率先开始了新能源技术的研究,是光伏产品全球标准的奠基人。TüV莱茵对品质、规范和标准的要求非常严苛,帮助中国光伏企业成功打入欧洲并站稳脚跟。”怎么把国外先进的经验和国内的市场结合起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储能技术体系?如何把德国的品质和技术要求推广到中国市场,让储能技术与新能源结合的更好?TüV莱茵对中国储能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让储能行业更规范,让行业标准更清晰,让努力的方向更明确,让新能源发展的更好,这是莱茵人的心声。”
李总说,身为TüV莱茵“为人类、科技和环境不断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的成员之一,他倍感自豪并深深对自己从事新能源行业充满热情。不管是他个人,还是整个TüV莱茵,大家都为相同的目标不懈努力。新能源发电和储能技术的成熟发展,需要全行业共同的努力和奋斗。“让‘新能源+储能’从梦想走进现实,让家家户户享用智慧能源的便利,让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更宜居。”,这是李总对未来的畅想,也是TüV莱茵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