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调整的“新常态”背景下,绿色低碳产业的潮起正在滋生巨大的资金需求,处于行业转型拐点的信托也嗅到了这一新兴领域的香味。
近日,在中国建投主办、中建投信托承办的“JIC投资沙龙:绿色信托从0到1”上,绿色信托成为业界讨论的新焦点。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亟待破解融资难题,而由于光伏电站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未来融资方向是进行资产证券化。
新能源给信托带来新契机
绿色低碳产业是我国未来经济转型的方向之一。数据显示,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占比高达74%,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占比仅在20%上下。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不仅利用效率非常低,也是导致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的罪魁祸首之一。因此,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优化势在必行。
在改革目标的驱动下,新能源产业或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新能源的增长潜力是很大的,估计到2040年,包括整个光伏电站在内的新能源将占46%,投资将达到5.6万亿美元。”中建投信托董事长杨金龙表示,公司在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市场的投资的管理资产规模达到30亿元,后续仍将有多个项目在持续推进当中。
中建投信托副总经理余海认为,有些人不看好光伏产业,因为过去光伏产品90%都是销往国外,而伴随着欧美等国发起的双反政策(反倾销、反补贴),国内产能过剩的状况比较严重。但危机中也蕴含着机遇,对于我国光伏电站来说,原材料成本降低了。相关企业如果趁此机会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创新商业模式,就能大幅提升整体利润率。
“彭博社预测,中国光伏发电的成本将在2028年低于煤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光伏电站的无杠杆内部回报率估计在9~10之间,利润空间很大。现在已经有巨大的社会资本在追逐这个行业,去年一共有12家企业上市,募资达到41.48亿美元。”余海说。
但他同时表示,这对于未来光伏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行业的高速发展需要产业与金融的结合。会上,几位相关企业的负责人均表示,光伏产业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建设期融资难,中长期的权益类资金支持也不足。甚至一些金融机构对这个行业也不够了解,仍把制造端和光伏电站混为一谈。通过银行贷款融资成本最低,但传统银行往往要增加担保、征信等诸多附加条件,拿到资金并没有那么容易。
因此,如何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是整个行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资产证券化是新能源融资方向
协鑫集团副总裁江涛表示:“现在融资是我们的重点。资产证券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传统银行当然有,产业基金我们已经开始尝试,有些保险公司也在合作,还有互联网金融,包括P2P、众筹等各种创新的模式”
信托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进入光伏产业的。“信托可以解决建设期融资难的很多核心问题。”余海说。
他进一步表示,信托与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有诸多契合之处。首先,信托是一个大规模资金运用的方式,光伏产业正好是重资产行业;第二,信托要保障相对稳定的收益,必须找到一个能够容纳大量资金,并且资产相对稳定且有高速增长潜力的行业作为支撑,光伏产业符合这一标准;第三,光伏电站的风险相对可控,尤其在起步时期喝的是“头啖汤”,风险会更小,而信托正是一个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光伏电站是一个长期、金融属性很强的标的,如果通过金融机构包装成标准化的信托产品出售,就可以实现融资的目标。
余海表示,“信托公司会把光伏电站看成是一个类债券型的资产,这种电站也容易被估值,所以具备一定的流动性。它能够作为一个非常好的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平安证券董事总经理王海生认为,光伏电站本身具备抵押物的价值,就像高速公路可以作为抵押物标的一样,而光伏电站比高速公路的现金流回报还要稳定。现在缺乏的是一个对光伏资产定价的机制,“所以我们发起了光伏产业联盟,后续还会做更多的资产管理,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光伏电站适合走资产证券化道路,并且这也是该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但目前这条路上依然障碍重重,整个行业都在摸索过程中。王海生表示,光伏电站资产适合以各种形式证券化,在信托公司平台上,将其未来交易权益做成类保理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