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磊:“淘宝化”光伏发电 打造“全民光伏”
阅读次数:372 / 发布时间:2015-05-11
【
大】【
中】【
小】
丁文磊:“淘宝化”
光伏发电
宽额阔脸,带着一副眼镜,身穿印着“PV PLUS”字样的黑色T恤,在上海光伏展期间,《国际金融报》记者见到了“认识已久”却从未见过面的丁文磊。
作为航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航禹太阳能”)创始人的丁文磊,如今又有了一个新身份,全民光伏PV PLUS平台联合创始人。
“PV PLUS”是一个为推动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与发展、将光伏项目与互联网、投融资、保险、用电终端用户等各个环节相结合的网络平台。
而这也是丁文磊自2013年创办航禹太阳能后的第二次转型——将光伏与互联网链接,用O2O思维来做光伏。丁文磊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把建设光伏发电的过程变得像淘宝买卖一样,规范、便捷、高效、低成本、高收益。
辞职创办航禹
没见面前,《国际金融报》记者对丁文磊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微信群,活跃、大方、有见地是他留给记者的印象。在微信的光伏圈里,他随便发个消息,能获得上百人“点赞”。
但除此之外,不太为人知的是,山东大学毕业的丁文磊实际上两年前才创办了自己的航禹太阳能公司,之前,他更是舍弃了一份“高薪厚职”,从力诺光伏离职。
2013年,丁文磊离职后,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刘杨,然后一起创办了航禹太阳能,专门从事分布式光伏应用的推广。通过自己的人脉和朋友的牵线搭桥,航禹太阳能在创办不久就拿下了第一个项目——承建一个2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系统。就此,他“彻底”与分布式光伏结下了缘分。
光鲜的背后,还有这不为人知的创业经历和面临可能的失败所带来的忐忑。媒体披露了丁文磊和刘杨间这样一段对话。“你几年不挣钱,家里人不会把你赶出去?”2013年中的一天,丁文磊问刘杨。刘杨的回答是“两三年”,丁文磊是“五年”。最后,他们才下决心创业。
丁文磊说,之所以创业,还是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的看好。他举了一个当年在山东媒体接受采访时的例子:建一个6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一次性投资6万元,每年发电量大约在7200度,可持续享受国家补贴20年,电站有效运营达到25年以上。
“按当时山东省每发一度电国家就会补贴0.42元计算,工商业投资项目5年就可回收成本,民用项目最多也不过7年。”丁文磊说,“在收回成本之后,每年将产生经济效益7000余元。”
打造“全民光伏”
创业不难,守业难。这几年,光伏市场经历的变化让丁文磊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一方面,外部形势看,中国光伏屡次遭到他国的“双反”调查,损害中国光伏业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就内部看,市场虽然回暖,但还存在不确定性。当然,让人兴奋是,国家对光伏行业的支持还是一如既往。
为此,丁文磊决定对企业进行又一次转型——打造“全民光伏PV PLUS”互联网平台,这是一个旨在为推动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与发展,将光伏项目与互联网、投融资、保险、用电终端用户等各个环节相结合的网络平台。
对于光伏行业来说,“信息不对称”是最大的痛点之一。媒体这样举例:光伏业内有这样一批光伏屋顶黄牛,通过“倒腾”屋顶,只管给有屋顶资源者和电站投资者牵线搭桥收“中介费”,对于屋顶资源好坏、用料、发电量多少、收益大小不管不顾。
“信息不透明,造成了整个行业交易成本的提高。”丁文磊说,之前,一些光伏电站的资源交易“基本通过沟通”来解决,但这样的沟通效率低,且线下不能提供很专业的光伏服务。
整个航禹的初步估计数据是,由于中间方过多、资源不匹配,光伏资产的交易软成本高达投资额的10%,“按投资额折算即上百亿的规模”。
为此,“全民光伏”及背后的平台呼之欲出。按丁文磊的设想,全民光伏平台,就是想把建设光伏发电的过程变得“像淘宝买卖一样”,规范、便捷、高效,乃至低成本和高收益。
“风险可控,才能让金融资本助推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发展。”丁文磊说,“另一个角度说,这何尝又不是‘互联网+’在光伏行业内的一次尝试。”
丁文磊还认为,“互联网+”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技术也日趋成熟,可提供不同的思考角度和发展格局,“但互联网只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或技术手段,光伏行业发展的本质没有改变,依然要持续不断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为此,降低交易成本成为丁文磊的第一步计划。“我们想通过一站式便捷服务,把光伏电站资产的交易成本降低40%-50%,实现投资商和项目资源的快速对接。”他说。
对于未来,丁文磊同样充满信心。他提供的数据是:国内目前累计的光伏装机总量在28.05GW左右,按运维成本一般占光伏电站收入的0.8%来计算,每年光伏电站运维市场规模将接近34亿元。“或许,这个行业真的才刚开始。”丁文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