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初,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曾表示,临时税率将维持6个月,直到2013年12月份,此后欧委会将决定是否对中国产的光伏产品征收永久性关税,一旦征收,该关税将持续5年。欧盟的一意孤行,引发业界一片哗然。
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不仅引起了中国光伏企业的强烈反弹,也遭到了部分欧盟国家和欧盟企业的谴责。欧盟成员国曾于5月下旬就该案进行投票,包括德国、英国等在内18个成员国反对对华征税,仅有4个国家表示支持,另有5个国家弃权。
此外,“欧洲平价太阳能联盟”此前发起的《致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的公开信,认为制裁中国光伏企业将“摧毁”整个欧盟的光伏市场。而这封信却得到了欧洲20多个国家的700多家光伏企业、1024名企业高管的联名签署。显然欧盟对华制裁之举不得人心。
国内学者认为,欧盟此举,无疑给深处危境之中的国内光伏行业雪上添霜,预计内地光伏企业“去产能化”进程将在所难免。资料显示,此前美国已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18.32%~249.96%的反倾销税、及14.78%~15.97%的反补贴税,这让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国市场出口几近关闭。
而如今,欧盟又开始对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收反倾销税,此案涉及中国200多亿美元的对欧出口,占中国对欧出口总额的7%左右,占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的80%左右,已经关系到中国上千家企业生存和40多万人就业。这意味着中国光伏企业的出口之路已被封死。
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欧盟和美国为啥把眼光专盯着中国的光伏企业呢?
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一、欧美发达国家近年来经济正处于艰难复苏阶段,尤其是欧元区国家尚未走出债务危机的泥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他们看到大量的廉价的中国光伏产品流入,贸易保护主义之心油然而生。
二、中国光伏企业自身也存在问题,不仅地方政府对其进行大力扶持,而且已到了政府财政为其亏损买单的地步,这在国外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更关键是,中国政府对出口的光伏产品进行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这使得国内光伏企业出口产品售价远远低于海外同行,难免不让人有不正当竞争的看法。
三、欧盟这次看出,出口欧洲是中国光伏行业的最后稻草,现在把这扇大门也给关了,意在让中国光伏行业陷入绝境。
不过,欧盟的双反必然会遭来三大恶果:
首先,从长远来看,人类使用清洁能源步伐将受阻。本来正是由于中国光伏产品的廉价出口至欧美市场,使得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被广泛利用,这对于欧美国家减少对煤炭、石油、天燃气等能源的依赖和改善环境污染极有帮助。而这次欧盟宣布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未来还可能将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这必将大大提高人们利用清洁能源的成本。虽然说,清洁能源对环境保护有利,但高昂的使用成本,必定会让欧美国家民众望而却步,其本国的光伏企业生存同样不容乐观。
再者,欧盟对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双反”会给本国经济带来影响。据欧洲独立经济研究机构预测研究所调查,如果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将使欧盟消费者对光伏产品的需求下滑,导致欧盟3年内失去24.2万个就业岗位以及272亿欧元(约合353亿美元)的“附加值”。要知道,如今失业率居高不下和经济的衰退,已经使得欧盟焦头烂额,现在虽然将“双反”大棒挥向中国光伏行业,但其自身难免也要受制裁的不利影响。
最后,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制裁,极易引发“贸易大战”。与当前世界各国都展开货币“竞争性贬值”引发“货币大战”一样,贸易大战同样没有真正的赢家,所以中国有关方面也显示出极大的诚意,甚至商务部派出贸易谈判代表团远赴欧洲谈判。但谈判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随着制裁的展开,为了应对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制裁,中国政府也可能作出相应的反制报复措施,一场“贸易大战”在所难免,届时会将深陷泥潭中的欧盟经济和转型周期内的中国经济拖向深渊。所以“合则双赢,斗则双输”是一条普世的法则。
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的光伏企业开征“双反”,并非一点道理都没有,是中国地方政府对辖下光伏企业的过度扶植,以及海关对光伏企业出口产品大幅退税,造成了中国光伏产品低价倾销,这的确会挤压欧美国家的光伏企业生存空间。
但是,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谈判和沟通的方式来解决,一味地挥动贸易保护主义大棒,最终欧盟也会伤到自己。正如,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晚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通电话时表示的那样,希望双方通过磋商解决贸易争端,而不是打贸易战。因为贸易战没有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