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5家企业涉案29亿美元
去年江苏贸易摩擦创新高
江苏经济报2011年1月31日讯(记者 侯立明)记者昨日从省商务厅获悉,去年我省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涉案金额和企业数量双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共遭遇反倾销、反补贴、反规避、保障措施、美国337调查等各类贸易摩擦案件52起,涉案金额29亿美元,同比增加16%;涉案企业1365家,同比增加31%。有关人士分析称,我省遭遇的贸易摩擦正从低端产品向高科技产品蔓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从产品层面向产业、政策层面蔓延,出现了一些值得警惕的新动向。
据介绍,去年我省遭遇的贸易摩擦的一大特点是反补贴调查呈现蔓延态势。近年来,美国、加拿大等国对我密集发起反补贴调查,欧盟、澳大利亚、南非、印度也跟随发起调查。去年4月,欧盟改变多年来对非市场经济国家不进行反补贴调查的立场,对我铜板纸启动反补贴调查。2010年,美国、欧盟、加拿大先后对我省的钻管、铝挤压材、铜版纸、数据卡和钢格板等5种产品实施反补贴调查。有关人士认为,欧盟开始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同时发起保障措施、又针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和美国多次发起“双反”调查的示范效应不无关系。反补贴调查逐渐成为部分国家遏制我经济快速发展和出口增长、迫使我经济体制政策做出调整而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
贸易救济措施叠加也日趋明显。去年6月,欧盟对我数据卡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双案调查,9月,欧盟又对该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专家称,欧盟对同一种产品发起三种救济措施调查,意味着“一种损害,多种补偿”,会造成对损失的重复计算,从而达到加倍制裁的效果,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也是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的行为。
与此同时,我省遭遇的贸易摩擦涉案产品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开始向高科技产品蔓延。据悉,2009年我市贸易摩擦涉案产品还主要集中在传统的钢铁、轻工、机电、纺织等产品上。而去年欧盟对我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调查针对的是数据卡这种不断更新的高科技产品,我国涉案金额达41亿美元,其中我省涉案金额就超过12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针对2011年我省外贸的发展,有关人士提醒,由于我国仍处于“特别保障条款”和“非市场经济地位“等歧视性条款的适用期,我出口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遭遇贸易救济措施调查、技术性贸易壁垒摩擦、知识产权摩擦等不可避免,贸易摩擦形式呈现全方位、多领域、扩大化趋势。而劳工标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人民币汇率等问题的摩擦也需时刻关注。去年9月24日,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了一项旨在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的《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根据这项法案,美国或将对中国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相比传统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人民币汇率摩擦的影响更具全局性和严重危害性。此外,该人士认为,环境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斗争将是潜在的贸易摩擦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