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台湾国际太阳光电论坛暨展览会」笼罩在两岸竞争的话题下,尤其各界对大陆市场不论是制造或需求的成长都给以极高的评价,而台湾产业供应链较弱的太阳能模块端,则面临大陆厂商以垂直整合手段不断壮大该领域,再加上台湾政府再生能源补助无法刺激产业成长,使得台湾太阳光电产业竞争力隐忧也不断提升。
过往太阳光电产业成长快速,多晶硅供不应求,使得下游的模块厂极度依赖上游料源业者,而在多晶硅、硅晶圆及电池厂的层层利润剥削,模块厂低毛利的特性让多数业者不愿投入该领域。
但是2009年太阳光电产业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使得产业受挫甚深,凸显靠近终端消费者的系统端的重要性,模块厂却在此时凸显其具有整合产业链的特性(由多晶硅、硅晶圆到电池都可藉模块加以整合),使得诸多业者积极跨入模块以利进攻未来太阳能系统。
模块的重要性,从大陆垂直整合厂2009年的扩产动作可以看出,多数业者的扩产动作都是将模块的产能扩充到与电池产能相当,再积极布局终端系统端,而向来以料源厂自居的江西赛维(LDK)2009年也改变定位,开始投入模块的生产,而且2009年初步投入就达10亿瓦的规模,已比全台湾的模块总产能大。
综观LDK的布局,除了电池外,几乎都跨入了,LDK董事长彭小峰表示,因为LDK的硅晶圆有诸多客户为台湾太阳能电池厂,所以短期内不会跨入太阳能电池。太阳能业者表示,但LDK也没有保证绝不跨入,得视未来情况而定,跨入后,仍绑著合约的台湾电池厂该如何面对?
而台湾业者也意识到模块在产业供应链居不可或缺的地位,开始朝模块端整合,目前来看仍改不了孤军作战的习性,仅在原组织下成立小规模模块产线,但规模甚至是品牌的影响力,均远不及大陆垂直整合厂。
模块端及系统端的弱势已明显影响到台湾业者的接单能力,尤其第3季景气回温,台湾大部分电池厂得靠大陆厂委外代工订单过活,再加上台湾的再生源法因补助不如预期,使得台湾创造系统端特性的机会也愈来愈小,台湾未来的发展特性在哪里?竞争优势在何方?向来直言的茂迪董事长左元淮也坦言,现况混乱,很难预测。台湾隐忧,不断展现在国际太阳光电论展览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