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在股市里是宠儿,因为它是热能源的代名词,凡与它沾边的股票都遭到了爆炒。
然而,多晶硅产业却面临了“成长的烦恼”。8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传出消息,将重点加强对包括多晶硅在内的多个行业发展的指导,对多晶硅等新兴产业要建立和完善准入标准。
多晶硅即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材料。它为什么会被念紧箍咒呢?原来,中国在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存在“一哄而起”的现象。而多晶硅行业一方面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另一方面带来了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困境。
而先知先觉的浙江商人和风险资金,早已与多晶硅的“烦恼”说拜拜,向薄膜太阳能电池高歌猛进了。
光伏产业基地环保先行
在新能源业界,一提及多晶硅项目,就会联想到衢州的光伏产业基地。
今年8月30日,衢州被正式授牌“浙江省光伏产业基地”。
目前,该市有光伏企业50余家、实现产值30余亿元。而对于多晶硅项目的投资,该市实行了严格的环保和质量准入标准。
“目前还没有投产的多晶硅项目!”衢州市经委工业投资与规划处处长周翔说,基地现准备上马的多晶硅项目也不多,只有两个:一个是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旗下的浙江中宁硅业有限公司,目前产能1500吨、投资15亿的一期已经开始试生产;另一家浙江中福硅能硅业有限公司投资5亿、产能300吨的多晶硅生产线,半年后也将投产。
“这两家企业能进入基地,算得上‘过五关斩六将’”。周翔说,现在多晶硅行业大家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建设,带来了高能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企业想到衢州投资多晶硅,得接受严格的考核。
“一看企业的生产技术是否高端,二看环保技术有没有达标。”周翔说,传统技术生产一公斤多晶硅耗电200多度,新技术是90度左右。为此,衢州拒绝了好几家有意向投资多晶硅的企业。
而国务院常务会议传递出来的消息,让衢州在多晶硅高准入门槛上找到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浙企不担心产业受限制
“由于多晶硅是一个高耗能行业,浙江对多晶硅企业的申请一向谨慎。”浙江太阳能协会秘书长沈高鑫说。
宁波太阳能电源董事会秘书王振军说,对于“国务院可能要对多晶硅建立和完善准入标准”这一消息,公司并不担心。“作为新能源,国家不可能会对多晶硅产业的发展进行限制。”
王振军说,按照计划,届时公司产出的6000吨多晶硅,1/3将留给自己用,2/3将推向市场。
对于当前“多晶硅市场已经饱和”的说法,王振军并不赞同。他认为,目前,多晶硅市场主要集中在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以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国内市场。不过,一个巨大的市场——美国尚未启动太阳能项目。
王振军甚至表示,退一万步说,即使市场饱和,公司6000吨的多晶硅产能,尚且不能满足本公司产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正泰在杭州投产的太阳能项目,晶硅太阳能年产100兆瓦,薄膜太阳能年产只有30兆瓦。虽然晶硅产能更大,但正泰在太阳能的未来重点却在薄膜项目上。
据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胡皖书说,明年,薄膜太阳能的产能将达到240兆瓦,而晶硅太阳能的产能在200兆瓦左右。目前,晶硅每瓦的成本在2元左右,而且下降空间非常有限;而薄膜项目就不同了,每瓦成本在1.1到1.3元之间,随着产能的扩大,每瓦可以下降到1元以下。“后者可以大大地降低成本”。
风投转向第二代太阳能
新能源一直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但对多晶硅的投资风向,杭州风投界可谓是先知先觉。
赛伯乐(中国)基金总经理陈斌说,国务院要出手整顿多晶硅产业的消息,不仅不会给风投造成影响,自己还举双手赞成。
陈斌说,在风投界,多晶硅被认为是第一代太阳能,因为企业盲目地进入,生产过程能源消耗太大的缘故,被风投认为是没有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的产业。风投们的眼光早已经盯上了第二代的薄膜太阳能电池。
“早在2年多前,我们就已投资正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了。”陈斌说。
浙商创投副总裁华晔宇说,今年搭上创业板的绍兴向日葵光能,去年浙商创投曾经与之接触过,打算投资多晶硅,但因为对方开价过高最后不了了之。现在,浙商创投没有再碰多晶硅这一块。
华晔宇说,多晶硅行业盲目上马,产能过剩,加大了投资风险。“提高准入门槛是好事,把不够格的淘汰掉,将提升行业质量。我们判断,长期还是朝阳产业,还是有投资的价值。”
杭州市创投中心主任陈长泉认为,将来多晶硅在新能源领域还是有一席之地的,但目前一窝蜂地无序上马状态,削弱了其竞争力,所以杭州风投界进入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