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新能源发电量26.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71.4%,覆盖工业用电量。这是上半年东台市新能源利用的一组数据。相关资料显示,2023年度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总发电量的30%。绿能利用,东台走在世界前列。
新能源发电实现工业用电全覆盖的背后,是东台市绿色低碳先试先行的生动实践。东台市新能源产业起步早、体量大、层次高。东台沿海滩涂面积156万亩、占全省22%,每年仍在不断向海生长;近海平均风速超7.5米/秒,年有效风速时数超5000小时;年均日照时间近2200小时,太阳能年辐射量超5000兆焦/平方米。早在2006年,当时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国华20万千瓦风电项目破土动工,拉开了东台新能源产业发展序幕,鲁能、中节能、华电、国机、国信等一大批央企国企纷纷抢滩东台沿海。经过多年融入发展,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280万千瓦时。到目前,东台海上风电整机、光伏电池、光伏组件产能均占盐城四分之一以上。国内首个中外合资海上风电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的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从2019年底投运截至今年7月,已累计发送绿色电能突破53亿千瓦时,可满足700万居民的年用电需求,节约标煤16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60万吨以上。
丰富的绿电资源,已成东台市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最为宝贵的财富。紧扣国家产业导向,东台市持续全力推动资源禀赋转化为产业优势。
一方面,新能源制造与应用互动并进,从上海电气、上海玻钢院等大型国企提质发展,到总投资均超百亿元的晶澳太阳能、智泰新能源、天合光能等头部企业安家落户,东台新能源产业加速向高端前沿强链补链。今年5月,全球最大容量构网型10兆瓦级风机在上海电气东台基地震撼下线,采用全新一代大数据智慧平台,集成高阶控制算法、多维数字化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前沿高端技术,有效保障风电场智慧化管理与高效运行,其风轮直径230米,扫风面积达4.15万平方米,相当于5.8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满荷运转1小时,即带来10000千瓦时电能,可满足一个家庭3-4年的使用。
另一方面,绿电价值放大效应,推进企业加速绿色转型,为市民生活绿色赋能。在东台经济开发区东区,领胜城科技、华东造纸、美客鼎嵘、广谦电子、思瑞奕电子等一家家近年新投资发展的重大规模企业鳞次栉比,一栋栋宽敞厂房上,光伏电板汇成“蓝色海洋”,与绿树成荫的厂区相映生辉。5月末,江苏磊达集团钢帘线三期30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成为迄今盐城市最大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东强公司继建成年发电700万千瓦时新光伏电站后,又着手新上末端智能调压补偿装置,在全市企业中智慧节能,探路先行。头灶镇韩文村把引导农民装光伏电站、建“阳光银行”列为乡村振兴、增收富民的重要途径,屋面上建起“阳光银行”的农家已有160多户。截至目前,全市屋顶分布式光伏已建成规模769MW,占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的27.3%,涉及农户约1.4万户、工商业企业近200家。1-7月份发电量4.4亿千瓦时,占全市光伏发电量的70.8%,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14.2%。
推进绿电利用,倡导低碳生活,东台市正试点打造一批技术前沿、特色鲜明的示范典型,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不断完善、成熟。去年,东台发布了国内首个综合性地区低碳发展指导性文件;今年上半年,建成运行全省县级首家新能源集控中心和绿电碳汇交易平台,成功发放全省首单生态产品价值质押贷款,入选省首批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综合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储能技术+数字化技术”,零碳园区、零碳街区、社区、村居、绿色工厂、绿色建筑……创建潮涌,推动绿色低碳与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三仓镇创成全国首个西瓜碳标签认证,挂牌江苏省农科院低碳产业研究院东台工作站,获近零碳园区证书;富乐德、东强等近16家企业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省级绿色工厂……
作为全国绿色低碳发展的典范,黄海森林公园、条子泥把“零碳”理念落实在生态保护、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黄海森林公园,通过植树造林、新能源交通出行、举办零碳婚礼、垃圾分类投放等方式打造零碳景区,碳中和知识融汇在景区亲子互动活动之中。条子泥在大力开展各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同时,通过建造绿色建筑、使用新能源、采用环保节能设施、打造智慧管理平台等措施,积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