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内蒙古充分发挥能源产业优势,全力构建新能源、新材料全产业链,催生新产业(300832)、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筑多能互补、多业并进、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能源产业格局。
7月26日,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鄂尔多斯(600295)市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承办的2024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以下简称“双新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开幕。
今年正值“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10周年,作为我国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风光无限,机遇无限。本届双新大会以“新质生产力经济新动能”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内蒙古发展的新机遇。围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内蒙古充分发挥能源产业优势,全力构建新能源、新材料全产业链,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筑多能互补、多业并进、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能源产业格局。
做大做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
当前,世界格局和国际体系深刻调整,能源格局加速演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更为迫切。国际可再生能源能署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在双新大会开幕式致辞时表示,中国一直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去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63%都来自于中国。与此同时,中国也是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主要参与者。
内蒙古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对我国能源产业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数据显示,2023年内蒙古煤炭保供量及外送量、电力总装机及新增装机、新能源总装机及新增装机、总发电量及外送电量、新能源发电量、煤制气产能实现“10个全国第一”,保障了29个省份能源需求。
立足禀赋优势,内蒙古逐“绿”前行,向“新”出发。目前,内蒙古全区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今年底将提前完成超越火电装机的目标。同时,内蒙古实施了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规划配套新能源装机超过1亿千瓦。
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电基地、西气东输基地、陆上新能源基地,鄂尔多斯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出“暖城样本”。鄂尔多斯全力构建多能互补的能源综合供给体系,年煤炭产量、天然气产量、发电量分别增长35%、10%和150%,现代煤化工产能2000万吨,新能源装机则实现由刚刚起步到千万千瓦的跨越。同时,鄂尔多斯聚焦科技创新,还突破了一批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关键性技术,构建了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机制体系,为落实“双碳”目标、促进能源转型、保障能源安全贡献了积极力量。
新能源新材料带来新机遇
今年,内蒙古能源系统以推动产业链延长延伸为着力点,持续加强装备制造企业与新能源开发企业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多位与会人士指出,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发展潜力巨大,同样也需要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
双新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当前正处于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汽车动力正从化石燃料走向新能源,面向未来,将重点聚焦全固态锂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钙钛矿光伏电池,为未来交通提供清洁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认为,应依托新能源实现传统工业转型和工业体系重构,大力发展能源材料,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清洁能源系统。通过材料创新支撑新型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可控核聚变、半导体电网等技术发展。加快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材料研发中的应用。同时应建立面向未来的新能源电力及应用体系,构建以电力+氢能为终端能源的“全电社会”。依托西部丰富的新能源资源,变“西电东输”为“东数西算”,在西部建立算力底座,通过新型工业化实现人工智能和新能源融合发展。
科技自立自强构建发展新格局
科技创新是向新质生产力跃升的内在驱动,搭平台、引人才,同样成为发力点。双新大会期间,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发布。
鄂尔多斯与清华大学共建鄂尔多斯实验室,组建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费托合成α-烯烃、煤基特种蜡、PVC无汞化生产等一批创新成果填补行业空白。鄂尔多斯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
此外,内蒙古未来产业加快起步成势,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项目,启动建设空天跨尺度计量基准大科学装置与高性能光栅产业化项目,和林格尔新区国家“东数西算”数据中心集群、全球最大的绿色氢氨等项目陆续落地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