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做好2024年本市能源工作,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城市管理委联合印发《北京市2024年能源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全面梳理制定了今年本市能源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为本市今年能源领域发展制定了详尽的“施工图”。《工作要点》围绕提韧性、促转型、重节能等8个方面提出了50项年度重点任务,今年将力争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比重达14.8%,优质能源消费比重超99%,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权重达21.7%,可再生能源装机累计达310万千瓦左右,扎实推进坚强韧性、绿色低碳智慧能源体系建设,培育首都能源发展新动能。
6个绿电基地项目去年全部开工
回望2023年,本市深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交出了满意答卷。去年,本市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14.2%以上。2023年,全市外调绿电规模提升至279亿千瓦时,占全市外调电比重首次超三成。“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的6个绿电基地项目全部开工,张北-胜利特高压线路工程开工建设。印发实施2023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方案、绿色电力交易方案,开展绿电交易16次、绿证交易44万张,全年绿电消纳330.4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达到24.3%。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14.2%以上;天然气、外调电等优质能源消费占比达到99%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继续在省级地区中保持最优水平。
去年,“十四五”规划新增调峰热源项目已全部建成。全市供电能力进一步提升,开工建设亦庄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产柴务、农学院等一批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燃气设施能力显著提升,投产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城南末站、平谷门站。城市热网韧性不断增强,建成鲁谷北重调峰热源及配套热网工程厂区部分。
本市的能源运行保障也更加可靠。去年,本市加快推进能源设施灾后重建恢复,灾后4天16个受灾小区实现100%通电,14天实现有人居住村、户全面恢复电力,完成修复3.72万台清洁取暖受损设备,保障受灾区居民实现温暖过冬。去年共完成供热管线老化更新改造1008公里、城市燃气管线更新改造420.7公里。稳步推进老旧小区管线改造,完成3万户农村居民“煤改电”工程、10.6公里架空线入地、60台电力箱体“三化”改造。电力“三零”服务范围拓展至200千伏安,完善“五联”服务举措。
科学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今年开工
关于今年的主要任务目标,《工作要点》以“绿色、提质、创新、惠民、安全”为核心,聚焦“提韧性、促转型、重节能、推创新、强区域、惠民生、保安全、深改革”等8个方面,提出了50项年度重点任务。
今年,本市将持续提升能源设施韧性水平,例如,将高标准建设首都数智化坚强电网,加快实施CBD、亦庄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科学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善城镇燃气输配系统,加快天然气门站、调压站及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建设,提升燃气输配系统能力。合理统筹推进京津冀区域热源发展,打通城市热网断头断点,持续提升供热管网设施能力。
《工作要点》提出,将扎实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坚持可再生能源优先,强力提升绿电供应“多调、多建、多买、多发、多用”能力,加强区域统筹协调,积极推动域外绿电基地和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强省市间政府绿电专项合作和企业市场化交易,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水平。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扎实推进城市供热系统绿色低碳转型。
推动公共领域汽车全面新能源化
今年,本市将全力推进重点行业节能管理,包括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有序推进一般制造业疏解退出、转型提质,有效推动数据中心余热利用,大力实施建筑节能新建、改建工程,持续推动交通用能结构低碳转型。
聚焦技术创新,今年本市将强力推进能源关键技术创新应用,围绕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氢能等重点领域,加强能源关键技术装备及核心部件攻关和示范应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动公共领域汽车全面新能源化,提升补能设施服务能力。完善新型储能顶层设计,推进多元化技术创新,分区域推动用户侧示范应用,加强储能设施安全管理。以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为契机,加快氢能制储运加用各环节科研攻关和试点示范,推动氢能在交通、工业、发电等领域的多场景应用。
重点区域能源设施能力将继续提升,包括持续提升核心区能源设施质量,高标准建设城市副中心能源设施,不断提升“三城一区”能源设施支撑区域发展服务水平。
重点实施老旧管线更新及居民楼房通气
能源惠民力度也将持续提升。《工作要点》明确,今年本市将落实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要求,积极争取国债等国家资金支持,重点实施老旧管线更新改造及居民楼房通气,持续推进剩余农村地区煤改清洁能源,提高百姓用能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在保障方面,能源安全运行保障能力也将继续增强,持续做好重点时段重大活动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扎实提升能源稳供消隐水平,加快应急储备设施能力建设。从发电、供热、技术升级等多方面系统研究全市天然气压减实施路径,开展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质生产力对本市能源需求测算,做好能源供应保障。
改革不停步,今年本市将继续深入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有序做好本年电力中长期和绿色电力交易。持续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完善京津冀绿电交易价格机制。继续优化能源营商环境,深化电力营商环境“五联”示范区建设,常态化开展95598、12345、12398等反映问题整治。